后门融资假说的提出
斯坦进一步发展了迈尔斯与梅勒夫的债券与股权融资选择模型,将可转债引人其中,进而提出了后门融资假说。该假说认为,可转债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逆向选择成本太高而使权益融资受阻时的一种间接权益融资工具。
后门融资假说的前提假设
后门融资假说的重要假设前提是:企业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时,投资者会推测,代表现有股东利益的管理层在发行股票时,将会利用信息上的优势,高价发行证券。所以,为了弥补信息上的弱势,投资者会压制企业所发行股票的价格,从而为发行企业带来逆向选择成本。因此,假如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层会放弃股票发行,从而将导致投资不足。在考虑到可转债的赎回条款和财务困境成本对企业融资决策影响的前提下,斯坦认为,企业发行可转债是一种间接的股权融资方式。对于后门融资假说,国际学界也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皮尔彻的调查研究表明,82%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发行可转债的目的是在于获得股权融资,而仅有18%的被调查者将所发行的可转债视为“低利息”债券;百翰的调查研究揭示,73%的可换债发行者是为了获取股权融资,而仅27%的发行者将可转债视为“低利息”债券。同时,霍夫梅斯特,比林斯利和史密斯等人的调查研究数据也支持后门融资假说。
后门融资假说的经验含义
后门融资假说的经验含义在于:
企业对可转债的选择与其研发费支出、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成长机会等正相关,而与其年龄、规模等负相关尤索夫。
与债券发行企业相比,可转债发行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更高。
作为间接股票融资工具的可转债应包含回购条款,以使企业可以实施强制转换。
后门融资假说的主要政策含义
①较高研发投资的公司;
②具有较高无形资产比例的公司;
③规模小或年轻而拥有较好成长性的公司;
④产品独特或销售耐用商品的公司;
⑤高财务杠杆而收入又不稳定。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
专业的企业上市孵化器,
助力专精特新,赋能细分行业独角兽。
财务税务:代理记账 财务规划 税务筹划
法律合规:公司合规 法律纠纷 ipo上市法务
知识产权:注册商标 专利申请 品牌策划
数字智能:网站建设 智能软件 公众号小程序
宣传推广:B2B平台 SEO优化 媒体财经公关
跨境海外:红筹架构 跨境基金 家族信托保险
政府招商:园区规划 园区招商 产业集群生态
资本运作:产业基金 融资策划 商业计划书
上市服务:前期规划 上市辅导 定增并购在融资
融资、融智、融技、融人才、融政策
从成立到上市,投融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平台会员可以发布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企业品牌;对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开发公司、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接企业投融资与上市信息、并购重组投行业务信息;在线结识更多人脉,构建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