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

2018-04-25 22:40:40  浏览:78  来源:投融网

20世纪20年代,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短期证券市场的发展,为银行保持流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相适应,资产转移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81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银行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同时资产转移理论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拘泥于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资金运用的限制,是银行经营管理历年的一大进步。资产转移理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资产通过运用可转换资产来保持流动性,限制了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其次,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实现。



深圳投融网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团队来自国内外的投行精英,具备丰富的国内外的投资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金融、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与上市辅导经验。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拥有300万+俱乐部成员,涵盖银行、券商、信托、政府平台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新闻媒体、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秉承链接、赋能、共赢的经营理念,构建了高效的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