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物流
。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盛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SUPPLY LOGISTIC→→PRODUCTION LOGISTIC→→DISTRIBUTION LOGISTIC→→RETURNED LOGISTIC→→WASTE MATERIAL LOGISTIC分类
按企业性质不同有以下不同种类的企业物流: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
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这种物流有四个子系统,即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及废弃物物流子系统。工业生产企业种类非常多,物流活动也有差异,按主体物流活动区别,可大体分为四种:
①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这种物流系统,供应物流突出而其他物流较为简单,在组织各种类型工业企业物流时,供应物流组织和操作难度较大。例如,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企业便属于这种物流系统。一个机械的几个甚至几万个零部件,有时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这一供应物流范围既螅讯纫泊螅杀疽哺撸梢桓龃蠹产?如汽车)以后,其销售物流便很简单了。
②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这种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突出而供应、销售物流较为简单。典型的例子是生产冶金产品的工业企业,供应是大宗矿石,销售是大宗冶金产品,而从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及伴随购物流过程都很复杂,有些化工企业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③销售物流突出的类型。例如很多小商品、小五金等,大宗原材料进货,加工也不复杂,但销售却要遍及全国或很大的地域范围,是属于销售物流突出的工业企业物流类型。此外,如水泥、玻璃、化工危险品等,虽然生产物流也较为复杂,但其销售时物流难度更大,问题更严重,有时会出现大事故或花费大代价,因而也包含在销售物流突出的类型中。
④废弃物物流突出的类型。有一些工业企业几乎没有废弃物的问题,但也有废弃物物流十分突出的企业,如制糖、选煤、造纸、印染等工业企业,、废弃物物流组织得如何几乎决定企业能否生存。
农业生产企业物流
农业生产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性质及对应的物流与工业企业是相同的。农业企业物流
种植企业的物流是农业生产企业物流的代表,这种类型企业的四个物流系统的特殊性是:①供应物流。以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为主要内容;除了物流对象不同外,这种物流和工业企业供应物流类似,没有大的特殊性。
②生产物流。种植业的生产物流与工业企业生产物流区别极大,主要区别是:
第一,种植业生产对象在种植时是不发生生产过程位移的,而工业企业生产对象要不断位移,因此,农业种植业生产物流的对象不需要反复搬运、装放、暂存,而进行上述物流活动的是劳动手段,如肥、水、药等;
第二,种植业一个周期的生产物流活动,停滞时间长而运动时间短,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工业企业生产物流几乎是不停滞的;
第三,生产物流周期长短不同,一般工业企业生产物流周期较短,而种植业生产物流周期长且有季节性。
③销售物流。以组织农业产品的物流为主要内容。其销售物流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诸功能要素中,储存功能的需求较高,储存量较大,且储存时间长,“蓄水池”功能要求较高。
④废弃物物流。种植生产的废弃物物流也是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废弃物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重量计。废弃物物流重量远高于销售物流。企业物流链
企业物流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虽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和所有的系统结构一样,低层次的系统在大系统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总体的目标。所以,这些子系统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在企业中,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远远高于社会的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的若干子系统之间,按照物流科学规律,也必然存在着“效益背反”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物流系统的这些子系统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总目标而形成一个顺畅的链条,这就是企业物流链。
企业物流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使这个链条贯通顺畅,并取得优化。作业目标
实践表明,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同理,也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物流作业才能高效运转起来。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分别为快速响应、最低库存、
企业物流
集中运输、最小变异、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快速响应
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基本的要求。快速响应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比如,一个远在昆明的客户其公司服务器出现问题宕机,而作为提供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位于北京,若客户需要在6小时内恢复服务器正常运行,那么快速响应就至关重要。快速响应的能力使企业将物流作业传统上强调的根据预测和存货情况作出计划转向了以小批量运输的方式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上来。快速响应要求企业具有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在上例中若该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在成都或昆明有合作伙伴,那么在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就更为容易。
最低库存
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核心的要求。最低库存的目标同资产占用和相关的周转速度有关。最低库存越少,资产占用就越少;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占用也越少;因此,物流系统中存货的财务价值占用企业资产也就越低。在一定的时间内,存货周转率与存货使用率相关。存货周转率高、可得性高,意味着投放到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货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低。随着物流经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最低库存的控制上,类似“零库存”之类的概念已经从DELL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向众多公司中转移并得到实际应用。当存货在制造和采购中达到规模经济时,它能提高投资报酬率。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存货减少到控制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上。为实现最低存货的目标,物流系统设计必须是对整个企业的资金占用和周转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对每一个单独的业务领域进行控制。
集中运输
集中运输是企业物流作业中实施运输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运输成本与运输产品的种类、运输规模和运输距离直接相关。许多具有一流服务特征的物流系统都采用的是高速度、小批量运输,这种运输通常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可以将运输整合。一般而言,运输量越大、距离越长,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将小批量运输集中起来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运输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途径。不过,集中运输往往降低了企业物流的响应时间。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必须在集中运输与响应时间方面综合权衡。最小变异
在企业物流领域,变异是指破坏系统作业表现的任何未预期到的事件,它可以产生于物流作业的任何地方。比如空运作业因为天气原因受到影响;铁路运输作业因为地震等灾害受到影响。减少变异的传统解决办法是建立安全存货,或是使用高成本的运输方式。不过,上述两种方式都将增加物流成本,为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目前多采用信息技术以实现主动的物流控制,这样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被减少到最低。质量
物流作业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寻求客户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引起各类企业的高度关注,自然,物流领域也不例外。从某种角度说,TQM还是物流得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为事实上一旦货物质量出现问题,物流的运作环节就要全部重新再来。比如运输出现差错或运输途中导致货物损坏,企业不得不对客户的订货重新操作,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服务质量感知,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对质量的控制不能有半点马虎。物流作业的最后一个目标是生命周期支持。绝大多数产品在出售时都会标明其使用期限。若超过这个期限,厂商必须对渠道中的货物或正在流向顾客的货物进行回收。之所以将产品回收回来是出于严格的质量标准、产品有效期、产品可能出现的危险后果等方面的考虑。当货物潜藏有危害人身健康的因素时,这时不论成本大小与否,反向物流必然发生。
传统的物流作业要求要同时达到上述物流作业的目标比较困难,而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对物流作业的全新目标几乎都要求同时满足,因此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整合。那么如何对企业物流的诸多环节进行高效整合呢?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企业物流运作的功能。运作功能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需要各个业务单位的支持与协调,才可能完成整个物流过程。企业物流的活动可以归结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网络设计、信息、运输、存货以及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企业物流的综合能力就通过这五大功能的协调来实现。随着分工的专业化,物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运输、仓储等已经从一些企业中单列出来,形成一种纯服务性的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比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物流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典型的物流设施包括制造工厂、仓库、转运设施及渠道商。网络设计要确定完成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地点,同时还要确定每一设施内应储备存货的种类、数量以及安排应在何处交付客户订货等。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物流作业据以进行的框架结构,因此,该网络也融合了信息和运输功能,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存货管理以及物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企业物流
体工作。企业进行物流网络设计时必须考虑地理位置这一因素。不同地区市场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比如,在CBIResearch定义的中国IT市场一级、二级共9个市场中,从IT产品的销售统计上看占据了中国总体市场的接近60%的份额,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营销的企业,必须确立能覆盖这10个市场服务的物流能力。类似的地理上的差异也存在于其他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地上。
在当前动态的市场竞争性环境中,产品分类、客户供应量以及制造需求等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修正设施网络以适应供求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还应该对所有的设施重新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的定位是否仍然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从本质上说,企业选择了具有优势的网络,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物流的效率直接取决于物流的网络结构并受其制约。
信息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没有对物流作业中的信息产生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产生所需信息的适当技术;二是由于管理部门对快速、准确的信息是如何提高物流绩效缺乏足够的认识。然而物流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所需信息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来轻松获取物流运作中的信息质量非常关键。信息质量上的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趋势预测信息的不准确性。由于大量的物流活动是根据未来需求发生的,不准确的判断或预测就会引起存货短缺或过剩;而过分乐观的预测则会导致不恰当的存货。二是有关订单处理的信息不准确。处理不准确的订单时,会引发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最终销售却没有完成。因此,信息中的每一个错误都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隐患。
物流中依赖于信息的工作主要是物流预测与订单管理。物流预测要估计未来的需求,以指导存货定位,满足预期的顾客需求。订单管理部门的工作是处理具体客户的需求。客户下订单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主要交易活动。
物流既为外部客户服务,也为内部客户服务。外部客户就是那些消费品或服务的顾客以及先购买产品或服务,然后再行出售的贸易伙伴或称渠道商。内部客户是指企业内部需要物流支持以便承担其指定工作的组织单位。订单管理的过程涉及从最初的接受订单到交付、开票以及通常的托收等有关管理顾客需要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物流能力实际上同它的订单管理功能密切相关。企业的物流系统设计越有效,它对信息的准确性就越敏感。信息流反映了一个物流系统的动态形态,订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信息和信息延误等都会削弱物流效率。因此,物流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是物流运作的关键因素。
运输
在既定的网络设施和信息能力下,运输就是从地理上给存货定位的一个物流功能领域。由于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可见成本,因此,长期以来运输始终得到企业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根据企业负担能力,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运输功能,这三种方式分别为自有车队的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三种方式的运输各有优缺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过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正在从自有车队的运输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运输方式转移,这是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影响运输的三大因素是成本、速度和一致性。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方位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在途存货有关的行政管理费和维持费。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把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的运输。不过,成本最低的运输,不一定会将总成本降至最低。运输速度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
运输速度与成本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输速度越快,收取的运费也会越高;二是运输速度越快,在途存货就越少,货物完成消费准备的时间就越短。选择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权衡运输服务的速度与成本。运输一致性是指在完成某一具体订货时,若干次装运所需时间的变化性,它反映了运输的可靠性。如果运输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储备安全存货,以防不测。
存货
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期望的客户服务水平。良好的存货管理政策基于五方面内容,即客户细分、产品需求、运输一体化、时间上的要求以及竞争性作业表现。高收益率的客户构成企业的核心市场,有效进行物流细分的关键就在于为这些核心客户优先安排存货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在选择存货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产品的赢利性。物流运作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承诺快速交付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物流的总体目标是在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提供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
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
物流系统中需要用到仓库时,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经营仓库,也可以从外部获得专业仓储服务。很多物流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会出现在仓储这个环节上,比如货物分类、排序、订单分拣、联合运输,有时还包括产品的修改与装配。物料搬运是仓库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搬运会产生货损,产品搬运的次数越少,产品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仓库内的整体运作效率就越高。
包装是为了提高搬运效率。通常将罐装、瓶装或盒装的产品装入更大的包装内,即工业包装。工业包装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物流过程中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二是将零散的产品打包成大包装的形式,以提高搬运安全性和效率。整合框架
企业物流可以分解为货物流和信息流两大流。其中,货物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采购、制造支持和产品配送;而信息流则细分为计划/协调流和作业流。事实上,无论是货物流还是信息流,都与从供应商到客户所经历的采购、制造与配送等过程紧密相关。
企业通过物流使原材料经过一系列过程转变为产品并送达客户而实现增值。其中货物流分布在企业物流整合中的采购、制造支持和产品配送等环节;而与此同时,信息流也因这些环节间的交互作业而产生并流动。
货物流
货物流始于原材料的采购。在物流领域,采购是指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存货,并安排运往制造工厂或装配工厂、仓库、渠道商的内向运输。它包括的活动主要有制定资源需求计划、寻找供应商、价格谈判、下达订单、收货、验货、储搬运和质量保证等,而这些正是构成信息流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制造支持。制造支持涉及制造企业控制之下的运输需求。从全面计划的观点看,制造支持与外向活动和内向活动分离,使得企业更具有专业化,效率更容易得到提高。
最后是产品配送。产品配送是指将产成品运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产品配送活动主要是指提供客户服务相关的一些活动,主要包括接收订单、订单处理、安排存货、仓储和搬运以及配送渠道内的货物外运。产品配送的主要目标是在总成本最低的基础上战略性地提供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客户收益。
信息流
物流中的信息流主要是用来辨别需求的,分为两大部分:计划/协调流和作业流。在供应链成员之间构成的整个信息系统结构中,计划/协调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根据信息进行协调产生的计划可以明确以下内容:战略目标、能力限制、物流需求、存货安排、制造需求、采购需求和预测。研究发现,整个供应链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由各成员的营销目标和财务目标相结合产生的战略目标。能力限制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制造需求,即发现自身能力上的限制所在,从而有目的的对企业内外制造需求加以协调。物流需求将执行作业计划所需的配送设施、设备和劳动力具体化,即需求描述。存货安排是介于计划/协调与作业之间的一个连接面,它详细说明了安排存货的时间与地点等问题。
产生于制造需求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则是一份日常生产计划,它主要用于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采购需求支持制造需求,它确定需要从企业外部运往内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预测则是根据历史资料、当前的业务情况等预估未来的业务水平。物流预测一般是对相对较短期间的预测的定期预测。作业流涉及以下主要内容:订单管理、订单处理、配送作业、存货管理、运输、采购等。
订单管理是指在产成品配送过程中,在供应链中有关各成员间传递的信息需求。订单管理的主要活动是对客户所下订单进行准确登记并加以确认。订单处理是指安排存货并分配执行任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配送作业中的信息流主要是为方便和协调在物流设施中的物流作业。物流设施主要作用是对原材料和产品分类,从而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存储管理是利用信息执行特定的物流计划。而运输信息则指导存货如何从企业或企业的仓库流向渠道商或最终用户。采购中的信息通常指为完成采购订单的准备、修改及发放所必需的信息。
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ERP
从MRP到MRPII再到ERP,这些计划软件逐步使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程度加深。尤其是ERP,它在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照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更为具体地说,ERP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它可对诸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因此ERP可以实现企业集中式管理、集中监控、规模经济。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组织体系要主动适应ERP,而不是ERP去适应管理体系,否则必然导致应用失败。
如果企业现有的组织模式不适应ERP,那么就有必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依据整合性管理思想构建新的组织模式。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包括企业管理诊断、企业信息技术规划以及人力、物力的准备等。
企业管理诊断是指识别行业可能出现的挑战,分析竞争环境,找到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企业近远期的发展和经营战略。一个全面的ERP系统包含了很多模块,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进行规划,不能奢望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实现,也不一定非要实现ERP的全部功能。
其次是业务流程重组。BPR是美国的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认为,BPR的核心就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加强过程控制,要不断地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组,从而使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要素得以明显的改善或提高,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大量实践表明,企业ERP只有在成功实施BPR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最后是ERP系统的应用。ERP只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的整合,它无力承担企业之间的集成和协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寻求克服ERP缺点的努力开始有了成果,这就是物流的进一步整合,即将整合扩展至独立企业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外部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的实用化和供应链管理。整合阻力
企业物流整合涉及到跨职能部门的作业,因此面临的阻力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企业物流整合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结构、绩效衡量体系、存货所有权问题、信息技术和知识相互传递的能力等。
首先是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传统的业务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任何一项跨职能部门作业的执行,因为传统的业务组织结构反应出来的是相对独立的部门运作,而企业物流整合则要求在各职能领域间进行高效的合作与协调。因此,企业实施物流整合首先要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入手。
其次是绩效衡量体系。企业传统的绩效衡量体系往往是针对相对独立的组织部门而分别制定标准进行考核,也就是说企业传统的绩效衡量体系基本上是依循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来设计的。企业实施物流整合,调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就必须相应地调整绩效衡量体系,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再次是货物所有权问题。存货可以有效帮助物流的某一功能的实现。获得存货所有权的传统方法是保持足量供应,以备安全起见,应同时避免需求及作业中的不确定因素。但保持足量供应势必增加库存对财务资金的占用,同时相应增加企业风险。
第四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物流整合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信息系统传统上也是按照组织结构的思路来分别进行设计的,这就使得企业许多数据库仅限于在特定的职能部门内使用,在涉及跨职能部门时,信息难以共享。因此,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无疑是物流整合的又一大阻力。
最后一个方面是知识相互传递的能力。实践证明,如果在企业内分享经验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样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物流整合。比如,当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因退休或其他原因离开企业时,无法对知识进行转化或传递,而新人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物流整合形成阻力。
总之,物流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涉及众多职员和各功能领域,而在物流领域中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又往往很难标准化。因此,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物流整合,还必须解决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与传递问题,即解决企业的知识库问题。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商业企业则把物流费用与商品流通费用混在一起。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一般地对物流成本加以控制可采用生产率标准、标准成本和预算检验物流绩效等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管理技术,使企业在产品企划与设计阶段就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是多少,战略成本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成本。
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②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投资成本 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③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④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⑤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 使由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战略的创新与发展
近十几年来,不断延续的环境变化和新型营销体制的确立已成为物流企业在战略上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首先是货主物流需求不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这表现为追求在必要的时间配送必要量、必要商品的多频度少量运输或Just-In-Time运输这种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将逐渐普及,并成为物流经营的一种标准。其次,经营环境和新型营销体制对战略的影响除了需求方面的因素外,供给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从事物流经营的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该如何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适时、有效地开展物流战略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从总体上看,企业物流的革新与发展都是紧紧围绕产、销、物紧密结合而开展的,其表现出来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即时物流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其中即时制管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必要的时间、对必要的产品从事必要量的生产或经营”,因而不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浪费和造成成本上升的库存,即所谓的零库存。即时制管理是即时生产、即时物流的整合体。
二、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
协同化物流是打破单个企业的绩效界限,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在如今流通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各经济主体都在构筑自己富有效率的物流体系,因而反映到流通渠道中必然会积极推动有利于自身的物流活动和流通形式,这无疑会产生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除此之外,不同规模的企业也会因为单个企业物流管理的封闭性产生非经济性。随着消费者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必须充分对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趋势,这无疑大大推动了多品种、少批量、多频度的配送,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即时化物流的背景下,一些中小型的企业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一方面由于自身规模较小,不具备商品即时配送的能力,也没有相应的物流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经验少、发展时间短等各种原因,也不拥有物流服务所必需的技术和Know-how,因此,难以适应如今多频度少量配送的要求。即使有些企业具有这些能力,限于经济上的考虑,也要等到商品配送总和能达到企业配送规模经济要求才能够开展,这又有悖于即时化物流的宗旨。面对上述问题,作为企业物流战略发展的新方向,旨在弥合流通渠道中企业间对立或企业规模与实需对应矛盾的协同化或一体化物流应运而生。
三、高度化物流战略
1.全球化物流战略。当今,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不断延伸,出现了一大批立足于全球生产、全球经营和全球销售的大型全球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使世界上都在经营、消费相同品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也趋向于标准化。在这种状况下,全球型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资源,通过采购、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两点是必须加以关注的,一是全球市场的异质性或多样性,决定了企业“从外到内”的思维方式,即企业不仅要考虑通过规模经济的实现来降低成本,而且更要考虑积极发挥范围经济,既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又能有效降低费用;二是当一个企业服务全球市场时,物流系统会变得更昂贵、更复杂,结果导致前置时间延长和库存水平上升。因此,综合上述两个问题,企业在实施全球化物流时必须处理好集中化与分散化物流的关系,否则将无法确立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2.互联网物流战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市场渗透,正在促使企业的商务方式发生改变。由于互联网具有公开标准、使用方便、相当低的成本和标准图形用户界面等特点,使得利用互联网的物流管理具有成本低、实时动态性和顾客推动的特征。
3.绿色物流战略。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不仅因为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还表现在容易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而言也是如此。新版图书信息
书 名: 企业物流作 者:刘德武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121116339
开本: 16开
定价: 25.40元内容简介
《企业物流》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物流概述、企业物流分析与规划设计、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客户服务、逆向物流、企业物流经营运作、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物流质量管理及绩效管理、企业物流现代化、实训。
《企业物流》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参考学习。
《企业物流》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所述。图书目录
第1章 企业物流概述
物流引例:美的公司物流完善之路的启示
1.1 企业物流的概念
1.1.1 企业物流概念的内涵
1.1.2 企业物流的特性
1.2 企业物流的分类及内容
1.2.1 企业物流的分类
1.2.2 企业物流的内容
1.2.3 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
1.2.4 企业物流合理化
1.3 企业物流的发展
1.3.1 企业物流的现状
1.3.2 企业物流发展的基本特征
1.3.3 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习题l
第2章 企业物流分析与规划设计
物流引例:日本菱食公司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2.1 企业物流的环境分析
2.1.1 企业物流的基本环境
2.1.2 企业物流环境的分析
2.2 企业物流规划
2.2.1 企业物流规划的层次
2.2.2 企业物流规划的主要领域
2.2.3 企业物流规划的制约因素
2.3 企业物流设计
2.3.1 企业物流组织设计
2.3.2 企业物流经营运作流程设计
2.3.3 企业物流服务设计
2.3.4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3.5 企业物流战略设计
习题2
第3章 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
物流引例:一汽集团通过统一采购降低成本
3.1 企业物流需求分析
3.1.1 企业物流需求概述
3.1.2 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3.1.3 需求计划
3.2 企业采购管理
3.2.1 采购的重要性及目标
3.2.2 企业采购管理程序
3.2.3 订货数量与时间安排
3.2.4 货源安排
3.2.5 企业采购管理绩效评价
3.3 企业供应管理
3.3.1 企业进货管理
3.3.2 企业供应商评价
3.3.3 适时供应法
3.3.4 看板物流引例:日本花王公司的运输体系
3.4 企业运输管理概述
3.4.1 企业运输的概念与功能
3.4.2 企业运输的方式与表现
3.4.3 企业的运输管理
3.5 企业运输管理实务
3.5.1 企业运输方式的选择
3.5.2 企业商品发运实务
3.5.3 企业商品接运实务
3.5.4 企业商品中转实务
3.5.5 企业商品的搬运和装卸
3.6 企业运输管理系统
3.6.1 企业运输管理系统的构成
3.6.2 企业联运的选择
3.6.3 集装运输
3.6.4 企业运输管理创新趋势
习题3
第4章 企业生产物流
物流引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准时生产制
4.1 企业生产物流概述
4.1.1 企业生产物流的定义
4.1.2 企业生产物流的基本特征
4.1.3 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
4.2 企业生产物流的组织形式
4.2.1 企业生产物流的空间组织
4.2.2 企业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
4.2.3 企业生产物流的人员组织
4.3 企业生产类型的物流特征
4.3.1 项目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的特征
4.3.2 单件小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的特征
4.3.3 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的特征
4.3.4 单一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的特征
4.3.5 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的特征
4.4 不同生产模式下生产物流的管理
4.4.l作坊式手工生产模式
4.4.2 大批量生产模式
4.4.3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4.5 企业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
4.5.1 基于MRPII原理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4.5.2 基于JIT思想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4.5.3 基于TOC理论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4.5.4 三种典型方式的比较
物流引例: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
4.6 企业库存管理的概念
4.6.1 企业库存管理概述
4.6.2 企业仓库分类
4.6.3 企业库存目标
4.6.4 库存管理思想
4.7 企业库存管理实务
4.7.1 企业库存作业
4.7.2 企业库存期间商品管理
4.7.3 企业库存商品盘点
4.7.4 企业库存合理化
4.8 企业库存经营管理
4.8.1 企业库存经营的仓库资源
4.8.2 企业库存经营的原则
4.8.3 建立企业库存管理体系
物流引例:产品的多种包装处理
4.9 企业产品包装管理概述
4.9.1 包装的概念
4.9.2 企业产品包装概述
4.10 企业产品包装运作实务
4.10.1 企业产品包装设计
4.10.2 企业产品包装作业
4.10.3 企业产品包装技术
4.10.4 企业产品包装方法
4.10.5 企业包装费用构成及管理
4.11 企业产品包装管理途径
4.11.1 企业产品包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2 企业产品包装管理途径
4.12 企业产品包装管理创新
4.12.1 企业产品包装模数的标准化
4.12.2 企业产品包装的新材料化
4.12.3 企业产品包装的循环利用化
4.12.4 企业产品包装的集装化
4.12.5 企业产品包装防护性的弱化
习题4
第5章 销售物流及客户服务
物流引例:中国储运集团的物流增值服务
5.1 客户服务
5.1.1 客户服务概述
5.1.2 物流客户服务
5.2 销售-服务
5.2.1 销售-服务关系
5.2.2 销售-服务类型
5.3 订货周期
5.4 销售服务
5.4.1 成本与服务
5.4.2 应急服务
物流引例:美国沃尔玛公司的物流配送
5.5 企业配送概述
5.5.1 企业配送的基本定义
5.5.2 企业配送的基本模式
5.5.3 企业配送的合理化策略
5.6 企业配送中心的运作
5.6.1 企业配送中心的概念
5.6.2 企业配送中心的重要类型
5.6.3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
5.7 企业配送中心的管理
5.7.1 企业配送中心的管理内容
5.7.2 企业配送中心的发展
习题5
第6章 逆向物流
物流引例:索爱逆向物流
6.1 逆向物流概述
……
第7章 企业物流经营运作
第8章 物流信息管理
第9章 企业物流质量管理及绩效管理
第10章 企业物流现代化
第11章 实训
参考文献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十年如一日,专注专业:企业投融资、IPO上市咨询辅助、定增、供股、发债、并购、重组、买卖壳资源、财经公关等业务,一站式金融机构及业务对接平台。
投融资俱乐部,入驻120万+ 机构会员,会员可发布及对接投融资需求、筛选优质项目、企业上市辅导、兼并收购等投行业务信息,在线结识更多人脉,构建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