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离任审计风险

2018-04-25 22:08:42  浏览:101  来源:投融网
产生原因 离任审计风险导致离任审计风险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 、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审计主体是指实施审计检查、做出审计结论和评价结果的行为主体,具体包括实施审计的部门和审计人员。离任审计风险是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欠缺、审计人员在业务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到审计重点,而产生一定程度偏差的可能性。

1、审计人员专业、经验和能力等素质方面的问题。
审计部门中具有多种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所学的专业大多数为财务会计专业,其中既熟悉审计业务程序又了解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审计业务人员较为短缺,此外审计人员中精通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较少。而离任审计涉及的面广点多,对审计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面和知识层次以及相关经验要求较高,如果审计部门内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配置不合理,则会制约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深入进行和有效开展,从面对离任人的审计评价也会存有不到之处。

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经验。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经验是从长期的专业审计工作中积累而来的,而现在审计部门中年轻的审计人员占大多数,掌握的行业知识及专业审计经验相对薄弱,在业务的实施过程中可能缺乏必要的职业审慎和敏感性,如果对审计信号不够敏感或判断不准确,就可能把握不到审计重点,也可能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审计方法,审计结论就会出现偏差或者错误。

审计职业道德水准不高。审计人员过度揣测离任人的原委,探求高层领导与离任人的密切关系程度,不按审计职业道德要求执行审计业务,抛开审计规范和简省审计程序,或者揣度出了高层领导的意图后,尚未实施审计就确定审计基调,在现场审计过程中蜻蜓点水,挂一漏万,或者大事化小,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2、审计业务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业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执行系统规范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计划阶段,如果缺乏充分的审前调查,可能会做出不充分的风险评估,判断不到审计重点,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阶段,如果选择了不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及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延伸审计,将难以取得充分与适合的证据,或者由于审计范围受限审计没有执行替代程序,均会导致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在审计终结阶段,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分析不当,或者证据不充分,对问题定性不准,得出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不相符合或不完全相符合的结论,从而导致审计在终阶段的风险。审计主体的业务行为,是导致离任审计风险的直接原因。

二、审计客体等方面的原因。
审计客体是指审计的对象及内容。审计对象是离任人所在部门、单位,审计的内容是离任人所在部门、单位的经营管理、财务收支以及职责履行情况。

1、被审计单位不配合,提供的资料不完整或信息失实。
被审计单位中可能会留存一部分离任人的亲信势力。由于离任人在任时间如果较长,就会提拔与扶植亲信管理人员,使较为重要的岗位和职位由离任人亲信担任,此外也存在现职管理人员中多数与离任人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形,离任人虽然离任,但帮派主体仍留驻在单位内。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审计调查时,他们一般只提供离任人正面的信息,不提供负面信息,难以真实取证。

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离任人在任职期内可能存在排除异己的情况,使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更换频繁,资料交接不清,导致审计调查时,取得的信息资料不全或收集资料的效果较差。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对于离任人业绩较差的单位,管理控制一般也较弱,被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因而都比较大,审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情况和发现问题,对离任人的审计评价也不会准确到位,形成一定程度的审计风险。

2、离任审计实施的时限短。
离任审计是一个审计范围较全面的审计项目,不仅对审计人员的资源配置要求高,而且也要保证充裕的现场工作时间。但由于干部在解职、审计、任职这三者的时间间隔很小,高层领导不可能给予很多的时间让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可能没有作出审计报告,离任人的就职安排决定已经作出了,有时出现了审计未进行,或审计正进行时,离任人已经是更高层级的任职,给审计人员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导致审计紧张进行,仓促结束。

3、审计理念缺失。
高层领导看好离任人工作业绩,意将重用,就会批派让审计部门做一个离任审计报告,离任审计充当了“做秀”的角色。这使得审计人员意识到审计工作只是走走过场,审计以完成报告为目的,审计报告还可能成为离任人一件漂亮的外衣。此类“走过场”的离任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审计监督的职能,将审计风险也转嫁给了审计部门。

4、评价体系不标准、评价办法不恰当。
在具体操作中,离任人实际完成的经营业绩和指标可能与目标任务相差较远,而未能完成目标任务是由于一定程度的客观因素造成,在离任审计时,不可能将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排除,因而在对离任人评价时,很难准确到位,也由此导致离任人对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不予以认同,形成的审计评价与实际不相符。
风险应对为了有效做好离职人员的任期审计工作,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针对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应采取相应办法与策略加以解决和应对。

1、审计工作任务与审计实施时间、审计资源相结合。
在审计实施前期,应根据离任人所在单位的经营规模、权限和职责、任职时间等因素有效安排审计时间,如果企业规模较大,所属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再加上被审单位涉及不同的行业,以及离任人任期较长等条件,则应该在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加强审计资源的配置,充裕安排审计工作时间。选派职业道德素质较高,有行业审计经验以及掌握多种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必要时还要进行审计人员审前的培训,杜绝和防范走过场的审计意识,严格执行审计规范和审计程序,并强化离任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打造并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2、重点审计与一般审计相结合。
在现场工作前,就应该作好审计重点和风险程度分析,离任审计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应根据审计的问题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区分好重点审查内容与一般审查内容,分别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审计过程中一般采用逆查法,即从会计报表入手,通过对离任者任期内的经营情况的变化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以比,并参考同一地区规模经济相同或相近的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离任者在任期内财力和物力的重点投向与效果,列出审计内容清单,然后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归纳出对离任者工作业绩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作为审查的主选对象。对重点问题应详细审查,对一般间题可进行抽查。对抽查中错弊率较高的,应继续扩大抽查面,特殊情况下还要变抽查为详查,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离任者的任期业绩。

3、离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结果相结合。
在审计工作实施前,就应查阅任期内历次内部和外部审计报告,查阅前任负责人的离任审计报告,作为责任界定的基础,以免出现问题职责不清,引起责任纠纷。查阅任期内审计报告发现的审计问题,关注任期过程中审计问题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举报调查报告,关注舞弊形成的原因和处理结果。同时对外部审计报告提出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建议也应予以关注,将需要继续核实的审计问题列入本次审计清单。将本次离任审计与其他历次审计结果相结合,也可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

4、帐内审查与帐外调查相结合。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任期内经营活动的重大举措,以及员工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及疑点问题,一方面可通过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查证落实,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走访员工,开展调查研究,让知情人、参与者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提供线索,查找证据,以减少失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离任审计效率。并与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人事部门、监察和法务等部门密切联系,既能查明审计问题形成的原因,又能有效进行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界定,也能发现新的审计线索。

5、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在离任审计现场工作完结阶段,对审计证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形成对离任人的审计结论和任期评价。在对其任期内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外,还要分析和评价离任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分析任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优劣,以及分析离任者的管理风格、业务专长和自身素质,因此,在分析离任者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核其管理方法和经营决策、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客观、公正完整的评价离任人职责的履行、管理及法规规定的遵守情况。
影响离任审计风险带来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导致高层领导用人或决定不当。

二是挫伤离任者本人及其他后任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姑息养奸,纵容违法犯罪。

四是影响审计部门的信誉和形象。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
专业的企业上市孵化器,
助力专精特新,赋能细分行业独角兽。

财务税务:代理记账   财务规划   税务筹划
法律合规:公司合规   法律纠纷   ipo上市法务
知识产权:注册商标   专利申请   品牌策划
数字智能:网站建设   智能软件   公众号小程序
宣传推广:B2B平台   SEO优化   媒体财经公关
跨境海外:红筹架构   跨境基金   家族信托保险
政府招商:园区规划   园区招商   产业集群生态
资本运作:产业基金   融资策划   商业计划书
上市服务:前期规划   上市辅导   定增并购在融资


融资、融智、融技、融人才、融政策

从成立到上市,投融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平台会员可以发布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企业品牌;对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开发公司、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接企业投融资与上市信息、并购重组投行业务信息;在线结识更多人脉,构建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