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审计准备

2018-04-25 22:07:23  浏览:95  来源:投融网

概述
  审计准备指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
  在此阶段,审计人员应做的工作主要有:下达审计通知书、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民间审计组织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后,考虑自身的业务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并与委托人就审计业务的性质、审计范围达成共识后,才可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等事项的书面文件。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性质,双方一经签字认可,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共同予以执行。
  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规划。
  由于审计计划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先规划,而在执行计划时,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计划可能不一致,因此,需要及时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对审计计划的修订和补充,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准备和实施阶段之中。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计划在编制时应包括以下内容:被审单位概况,审计目的和范围,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重要审计领域和帐户,审计工作日程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的指派及其他有关内容。
  2.具体审计计划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程序、执行人及执行时间、审计工作底稿及索引号及其他有关内容。
  3.编制审计计划应遵循以下步骤:
  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重要性,考虑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
  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重要性量化指标称作重要性水平,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
  审计风险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
专业的企业上市孵化器,
助力专精特新,赋能细分行业独角兽。

财务税务:代理记账   财务规划   税务筹划
法律合规:公司合规   法律纠纷   ipo上市法务
知识产权:注册商标   专利申请   品牌策划
数字智能:网站建设   智能软件   公众号小程序
宣传推广:B2B平台   SEO优化   媒体财经公关
跨境海外:红筹架构   跨境基金   家族信托保险
政府招商:园区规划   园区招商   产业集群生态
资本运作:产业基金   融资策划   商业计划书
上市服务:前期规划   上市辅导   定增并购在融资


融资、融智、融技、融人才、融政策

从成立到上市,投融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平台会员可以发布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企业品牌;对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开发公司、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接企业投融资与上市信息、并购重组投行业务信息;在线结识更多人脉,构建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