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

税收量能负担原则

2018-04-25 22:05:05  浏览:120  来源:投融网
概述税收量能负担原则认为税收的征纳不应以形式上实现依法征税,满足财政需要为目的,而应在实质上实现税收负担在全体纳税人之间的公平分配,使所有的纳税人按照其实质纳税能力负担其应缴纳的税收额度。

所谓税收量能负担原则也可称为量能课税原则,是根据负担能力的大小来确定税收负担水平的原则。负担能力的大小有各种测量指标,其中主要是所得和财产。凡所得多的,说明负税能力强,应规定较重的税收负担;凡所得少的,说明负税能力弱,应规定较轻的税收负担或者不纳税。

贯彻量能负担原则的主要方法是设置累进税率,以及起征点、免征额等。企业利润和个人实得收入最能反映纳税人的负税能力,因此,这两种所得自然成为量能负担原则的主要适用对象。在税收分配中贯彻量能负担原则,除了财政目的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目的,即通过量力负担,避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缓和各收入阶层人们之间的矛盾,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质税收量能负担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的法律体现,是宪法平等原则在税法上的具体化。是指赋税的课征不以形式上实现依法律课征赋税、满足财政需要为已足,尤其在实质上要求赋税负担必须在一国公民之间公平分配,使所有的纳税人按其实质负担赋税能力,负担其应负的赋税。其具体内容是指:公民的赋税负担,应分别按照其经济负担能力为依据,使同样经济状况的人负担同等的赋税,不同经济状况的人负担不同等的赋税。所谓“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同时,从其中内涵的精神可以得知,量能课税原则还表明,无赋税负担能力的国民就不应让其负担赋税。其精髓在于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形式平等的实现,且更加强调实质平等的贯彻。

税收制度和原则很难做到对实质平等的绝对追求,税收量能负担原则本质上也不可能是对实质平等的追求。虽然如此,在一个制度体系里或者原则体系里,我们应当在某一些方面又表示对实质平等的关注,税收量能负担原则就是在税收制度体系和税收原则体系里对实质平等进行关注的一个原则。

追求

量能课税原则本质上追求的是含有实质平等追求的形式平等,区别于纯粹的形式平等,也区别于实质平等。在程度上,量能课税原则有时侯可能是对第二类形式平等的追求,其中包含的对实质平等追求的程度不是那么强烈;有时侯量能课税原则是对第三类形式平等的追求,其中包含的对实质平等追求的程度非常强烈。也可以这样说,有的人对量能课税原则作第二类形式平等的解释,有的人对量能课税原则作第三类形式平等的解释。或者说,有的国家的税收制度的量能课税原则是第二类形式平等的追求,有的国家的税收制度的量能课税原则是第三类形式平等的追求。 

总归一点,税收量能负担原则本质上追求的是含有实质平等追求的形式平等。区别于纯粹的形式平等,也区别于实质平等。



深圳投融网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团队来自国内外的投行精英,具备丰富的国内外的投资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金融、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与上市辅导经验。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拥有300万+俱乐部成员,涵盖银行、券商、信托、政府平台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新闻媒体、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秉承链接、赋能、共赢的经营理念,构建了高效的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