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动态适应原则

2018-04-25 21:59:10  浏览:124  来源:投融网
什么是动态适应原则


  动态适应原则市指在人员配备过程中,人与事、人与岗位的适应性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人员配备和调整不应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正是动态适应原理的体现。

  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增加战略决策的柔性,使其可以根据新信息加以修正。因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这就要企业战略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适应性,进而要求战略具有动态适应的能力,战略方案具有一定的柔性。

目录
1.企业用人管理动态适应
2.从动态适应原理进行人事调整
3.相关条目

企业用人管理动态适应

  企业用人管理动态适应指的是大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艇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正是动态适应配置的体现。

  1、绝对与相对

  无论是企业经营与发展趋向还是职位人员作业态势都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企业与人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节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也就是从静态设计到动态调节,达至阶段性的相对平衡状态,这正是动态适应配置的体现。

  2、如何匹配岗位的调节

  如何把握在企业中,人与事的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应着力的方面为:

  营造从个体岗位的自我调整意向和获得上级的帮助下去实现,明确其暂时的适应会最终会被新的不适应所暂代;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和才能找到适合内外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位。

  从个体岗位的过程管理上升到组织管理层次时,更应重视个体与工作岗位的当前状态;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因素引起或是实际岗位需要,都要求管理者及时地了解人与岗位的适应程度;从而在资源允许的基础上,争取适时合理的调整。

从动态适应原理进行人事调整


  从动态适应原理出发,应该把人事调整作为一种经常性的任务抓好,全面地对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包括:

  岗位的调整——设岗数、岗位职责的变化;

  人员的调整——竞争上岗,招聘干部,平行调动;

  弹性工作时间——小时工、半时工、全时工……

  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有序流动;

  优化组合——劳动组织、机构人员的优化。

相关条目


  • 反馈控制原理
  • 互补优化原理
  • 能级层序原理
  • 弹性冗余原理
  • 主观能动原理
  • 文化凝聚原理
  • 系统优化原理
  • 同素异构原理
  • 公平竞争原理
  • 激励强化原理
  • 信息催化原理





深圳投融网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团队来自国内外的投行精英,具备丰富的国内外的投资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金融、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与上市辅导经验。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拥有300万+俱乐部成员,涵盖银行、券商、信托、政府平台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新闻媒体、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秉承链接、赋能、共赢的经营理念,构建了高效的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