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宏观接近法

2018-04-25 21:57:25  浏览:204  来源:投融网
什么是宏观接近法



  宏观接近法又称为“自上而下的方法”或分配法。是指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据组织的总体业绩指标和下一年度发展的预期,确定组织薪酬预算的总额和增薪的标准,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分配给各个部门。宏观接近法的特点表现为,特定企业里这一流程所需的层级数是与组织结构的繁简程度成正比的。



宏观接近法的基本方法

  采用宏观接近法进行预算控制,运用三种基本操作方法:


  1)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合适的薪酬费用比率。


  这里所说的劳动分配率,是指在企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被作为薪酬开支的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分配率=


薪酬费用总额





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是指: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在性质上犹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附加价值=销售额-外部购入价值


  在通常情况下,在企业附加价值中,大企业的劳动分配部分约占40%左右,而小企业则为55%左右。


  举例来说,某公司目标销售额为6000万元,其附加值比率为40%,目标劳动分配率为50%,则:


  企业可用的薪酬费用总额=6000万元×40%×50%=1200万元


  若企业使薪酬费用总额上涨到1500万元,则其必须实现的销售额=1500万元/40%/50%=7500万元


  2)根据盈亏平衡点推断出适当的薪酬费用比率。


  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在该点处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能够弥补其总成本而没有额外的盈利。也就是说,企业处于不盈不亏但尚可维持的状态。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比率







边际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





1-变动成本比率







安全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企业盈利保留





1-变动成本比率



  根据上面三式,可以推断出企业支付薪酬成本的各种比率为:







薪酬支付的最高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盈亏平衡点







薪酬支付的可能限度=


薪酬成本总额





边际盈利点







薪酬支付的安全限度=


薪酬成本总额





安全盈利点





  如: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变动成本比率为70%,则在实现盈亏平衡经营时:


  盈亏平衡点=万元


  最高的薪酬成本比率=


  3)根据薪酬费用比率推算合理的工资薪酬总额。


  在企业采取的各种薪酬预算方法中,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在企业的经营业绩稳定且适度的情况下,管理者可根据本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推导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的薪酬费用比率,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薪酬费用总额进行预算。


  薪酬费用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费用总额/销售额=销售总额/员工人数


  举例:某企业根据过去数年的经营业绩,得出本企业的合理薪酬费用比率为15%;公司现有员工200人,每月平均月薪5000元,则:


  年薪酬费用总额=5000×12×200=1200万元


  年销售额=1200万元/15%=8000万元



参考文献

  1. ↑ 叶龙、史振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第七章激励与薪酬管理 7.4薪酬管理









深圳投融网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团队来自国内外的投行精英,具备丰富的国内外的投资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金融、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与上市辅导经验。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拥有300万+俱乐部成员,涵盖银行、券商、信托、政府平台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新闻媒体、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秉承链接、赋能、共赢的经营理念,构建了高效的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