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贷款管理原则

2018-04-25 21:50:32  浏览:40  来源:投融网
什么是贷款管理原则

贷款管理原则指商业银行向企事业单位发放贷款的原则,即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对于贷款的原则,即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对于贷款的投向、贷款条件和用途、贷款方式以及数额都起着作用。各国商业银行贷款原则,基本上都采取“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效益性”的原则。


目录
1. 贷款管理原则的确定依据
2. 现行贷款管理原则的内容
3. 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的演进

贷款管理原则的确定依据


信贷资金特殊的运动规律:双重支付,双重归流。

贷款业务经营的目标


现行贷款管理原则的内容


   第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严格控制贷款对象,以科学方法评估贷款风险、监督贷款有效使用,避免贷款遭受损失。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具有极大的社会扩散性。

金融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

金融业是信用组织,其经营特点是以货币为主体商品,以信用为营运基础,实行负债经营,90%左右的资金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是对广大社会公众的负债。它还保管着黄金等社会财富中,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同时,金融机构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着极这密切的联系,金融业的风险成为制约金融业经营活力并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年一个极为显著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金融企业保持自身正经营上,还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上讲,都要求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分散风险,加强自我保护。

按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四种基本的风险。此外,还有两种经常发生的风险。一种是操作风险。这是指金企业内部直接从事金融业务操作的人员,由于违章操作而造成资金损失带来的风险。另一种是市场风险。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带来金融衍生工具增多,如果运用不当,反而成为金融风险新的黑洞。由于金融行业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避让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的稳定,促进一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工作。一般都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金融监管当局行使职权。


  第二,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流动性原则要求根据构成银行负债的各种资金的期限变现能力分别决定信贷投向和归还期限。

符合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要求、贯彻流动性原则的措施。

提高信贷资金的运用率;

选择好贷款对象,择优发放贷款;

避免贷款过于集中,分散贷款对象;

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经济效益的考核。


  第三,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要求的科学的方法管理信贷措施,保证信贷资金的投入必能带来收益。

正确的贷款决策;

加强贷款使用过程的管理;

重视贷款经济效益的考核。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保证资产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2.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3.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基础

4.追求盈利是安全性与流动性的最终目标


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的演进


1、传统的贷款“三原则”: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2、贷款原则的改革

在传统“三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别对待,择优扶植”和“以销定贷”的原则。

3、现行的贷款原则

根据《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确定: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十年如一日,专注专业:企业投融资、IPO上市咨询辅助、定增、供股、发债、并购、重组、买卖壳资源、财经公关等业务,一站式金融机构及业务对接平台。

    投融资俱乐部,入驻120万+ 机构会员,会员可发布及对接投融资需求、筛选优质项目、企业上市辅导、兼并收购等投行业务信息,在线结识更多人脉,构建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