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

统计过程诊断

2018-04-25 21:48:28  浏览:93  来源:投融网
统计过程诊断概述
  SPD即统计过程诊断,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质量管理专家张公绪首次提出的。 1980年,张公绪提出选控控制图。选控图是统计诊断理论的重要工具,奠定了统计诊断理论的基础。1982年,张公绪又提出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休哈特质量控制理论,开辟了质量诊断的新航向。此后,我国又提出“多元逐步诊断理论”和“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解决了多工序、多指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诊断问题。从此,SPC上升为SPD。
  SPD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与诊断,从而达到缩短诊断异常的时间、以便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目前,我国依据上述诊断理论已开发出两种诊断软件。一种是依据“两种质量诊断理论”开发的应用软件SPCD2000,用于诊断多工序生产线中上工序对下工序的影响;另一种是依据“多元逐步诊断理论”和“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开发的多元诊断软件DTTQ2000,用于多因素相关条件下的诊断。而后者同时也考虑了上工序对下工序的影响。
统计过程诊断与统计过程控制
  SPC的未来发展方向为SPD。SPC可以判断过程的异常,及时报警,贡献良多。但SPC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不能判断异常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生在何处,也不能进行诊断,而在现场迫切需要解决诊断问题,否则即使想要纠正异常,也无从下手。故现场与理论都迫切需要将SPC发展为SPD。SPD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诊断,从而缩短诊断异常时间、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SPD不但具有对SPC的及时报警进行控制的功能,并且具有SPC所没有的诊断功能,故SPD是SPC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
  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SPC的应用将更加广阔。数据是质量分析的基础,如何对大量的质量数据进行卓有成效的采集是实施SPC成功的关键。SPC要求质量数据必须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以便对过程的状态做出准确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实施SPC技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SPC软件把信息技术与SPC完美地结合起来,为SPC在企业的推进提供了专门的便捷的工具。




深圳投融网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团队来自国内外的投行精英,具备丰富的国内外的投资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金融、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与上市辅导经验。

投融网(www.ipo.hk)创建于2011年,拥有300万+俱乐部成员,涵盖银行、券商、信托、政府平台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新闻媒体、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秉承链接、赋能、共赢的经营理念,构建了高效的投融资与上市服务生态圈。

欢迎各类机构洽谈合作。

邮箱:service@ipo.hk
电话:0755-33572246



发表评论
0评